食材

  • 紅豆200克
  • 砂糖(份量可隨意加減)100克
    ------------------------------------------------
  • 1

    紅豆加入大量清水,預先浸一晚 (讓紅豆吸收足夠水份及易於煮至軟身)

    豆加入大量清水,預先浸一晚 (讓紅豆吸收足夠水份及易於煮至軟身)

     

  • 2

    將已浸泡的紅豆放入鍋子,加入1.5L清水大火煮約20-30分鐘將已

     

     


    浸泡的紅豆放入鍋子,加入1.5L清水大火煮約20-30分鐘

  • 3

    紅豆煮至軟後,倒入篩子去掉水份 (這棣可以除去紅豆的澀味)紅豆煮至軟後,倒入篩子去掉水份 (這棣可以除去紅豆的澀味)

    4

  • 再放回鍋子,加入1L清水大火煮至紅豆開始爆開時,轉小火繼續煮至全部爆開再放回鍋子,加入1L清水大火煮至紅豆開始爆開時,轉小火繼續煮至全部爆開

常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香鮮奶雪花糕

這是一個超簡易做法的~鮮奶雪花糕~與其說是糕,但和一般的雪花糕做法不一樣,簡易版的作法真的很簡單..但口感一樣好~說是糕..可我覺得正確的說~應該是『凍』~~不用咀嚼..入口即化~~因為不加入動物性鮮奶油~所以"奶素"的朋友也可以吃喔! 是小朋友也會很喜歡的奶凍甜品~^^

Clip

 食材

  • 林鳳營全脂鮮奶 900 ml
  • 玉米粉 120g
  • 細白砂糖 150g
      沾料
    • 椰子粉 適量
      使用模型
    • 22cm正方型模 一個
 

作法

  • 1

    備齊所有材料~鮮奶分成兩分..分別為300ml和600ml~

  • 備齊所有材料~鮮奶分成兩分..分別為300ml和600ml~

  • 2

    鮮奶300ml + 玉米粉120g拌均勻~

  • 鮮奶300ml + 玉米粉120g拌均勻~

  • 3

    另一份鮮奶600ml小火加熱後.再加入細砂糖拌均勻至糖溶化(不需煮到沸騰~約70~90度之間)

文章標籤

常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分鍾搞懂網路行銷活動-製作篇

作者 nowill

網路行銷活動的製作流程,基本上我說得是一個大致上流程,它可以簡化,也可以更複雜,但是基本架構不會偏離本篇所提到的流程。

行銷活動案,通常都是客戶或公司業務接洽所獲得的一個機會,經過一些成案必經的過程之後,最後簽約成案在進入製作。

大致上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網路行銷活動製作流程圖 草監影像私人頻道 Nowill繪製

這樣的流程其實不光是在網路行銷活動案,甚至可以用在其他網站設計案中,為了讓大家可以更容易明白我的意思,我們就假設有一個美妝產品,在此以美白活膚化妝水作為一個主軸,現在依依來簡單描素一下上圖所繪製的大綱:

1.雙方接洽
公司的業務透過朋友或某美妝品牌公司行銷窗口透過電話或者E-mail聯絡,彼此拜訪經過第一次會面的簡單介紹,瞭解一下雙方公司的基本形態與事業範疇,最後美妝品牌公司會提出一個行銷規劃,比方說"夏日美白產品推廣活動"的計畫,交給公司業務回去做一個活動發想。

2.資料收集
為了瞭解客戶的產品以及客戶群市場等資訊,企劃部需要收集一些與美妝、美白、活膚這些產品相關的關鍵字,可以收集的資料越多就越容易引發許多的聯想,部份市場資訊可以請業務窗口詢問客戶端是否可以提供一些資訊,畢竟行業有別,對於產品的與市場的資訊很難收集齊全,若可以從客戶端獲得一些資訊肯定是有幫助的,而這些資料最後經過統整之後將會於下個階段做出完善的運用。

3.群體討論
這裡為什麼會是群體討論而不是個人發想呢?其實一個好的點子應該是經過多人共同腦力激盪而出的產物,而且這裡討論的對象絕對不會光是企劃一個人或者是企劃一整個部門,應該有共同參與這個專案的業務窗口、企劃、網頁設計師、程式設計師等多範疇的人士,尤其是後頭的專業人士,通常都可以避免狂想過頭導致最後企劃內容無法執行的窘境,但是也要注意過多的專業很容易扼殺好的點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考驗著企劃對整體的掌空程度,還有業務對客戶解說的能力了。

4.提案確認

常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分鍾搞懂網路行銷活動-概念篇

作者 nowill

什麼是行銷?簡單的說就是把產品推廣出去的方法與過程就叫做行銷。那什麼是網路行銷?就是靠網路媒介去做行銷的事就叫網路行銷。
現今網路行銷大部份常見的都是以網路活動的形式出現,網路活動又分為多重驟獨驟兩種
是多重驟?就是循序漸進的用長時間去做網路行銷,比方說某些網路活動有分關卡或月份抽獎,時間長短不一定,不過普遍來說會有兩個月以上,至於獎品一般來說市價都比較高一些,但是現今的網路行銷的目的都希望可以短時間內就看出成效,所以長期或過程煩瑣的網路活動就漸漸的式微。
.
那什麼又是獨奏?獨奏就是只有一次性行銷活動,時間通常都很短,大致上從一週到一個月都有,比如線上摺價列印、留言填表單就可抽獎這類的活動,獎品通常市價都較一般,但是偶而也會有金額較大的獎項出現,獨奏形式的網路行銷時間成本耗費較小,人力資源與管理成品也較低,而且效果好壞很快就能見分曉,為現今非常常見的網路活動種類。

.

網路行銷的核心觀念在於客戶的目的與網路族群的特性,對於不同的產品都有一定的網路族群比例,對比例的掌握度與族群特性的瞭解程度,通常都是網路活動成敗的關鍵,真正的重點在於如何吸引網路族群去達到客戶想要的目的。

三分鍾搞懂網路行銷活動-概念篇
常見的短期網路活動類型主要有:折價優惠型、表單抽獎型、團購折扣型、互動交流型。
.
折價優惠型就是在行銷活動網站裡提供折價券下載、留資料免費送或是折價優惠資訊服務。
.

常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將用實際的網路活動案例來解釋概念篇說得概念,概念篇說到網路活動常見的類型有四種:折價優惠型、表單抽獎型、團購折扣型、互動交流型。 折價優惠型 折價優惠型的目的在於實際的銷售量

此種模式是不須要讓使用者思考的一種活動類型,因為有部份的網路使用者族群,他們非常熟練於下載折價券後列印出來去消費的模式,也是一種很容易讓消費者獲得回饋的方式,這樣的網路活動除了可以提升消費量以外還可以讓消費族群與網路族群做實際結合,並且讓他們感到溫馨,而透過實際的消費活動讓品牌加深在消費者心中,是種虛擬結合實體,也能把網友轉換成實際消費者的行銷手法,常見使用本首法的有:肯德雞、麥當勞等知名速食或品牌連鎖店。

表單抽獎型 表單抽獎型的目的通常都在於網友資料,當新產品上市通常都會需要收集消費者的資料,來瞭解自家產品在市面上的評價與真正的消費者族群分析

這部份的網路活動其實就類似以前的明信片抽獎活動,消費剪截角貼在明信片上記回即可抽獎,不過透過網路可以節省許多瑣碎的過程,並且透過程式做資料分析就可以比以前更快速的瞭解各種消費者資訊,但是網友並不等同於消費者,網友可能只是對該產品有興趣但並未使用過,或者對獎品有興趣但對產品沒興趣,準確度可能就會隨之降低,但是如果獎品與產品的關連性很高,那就可以大服提升分析的準確率,是非常適合用於市場調查的一種網路活動類型。

昆士蘭當局舉辦的,全世界最好的工作

團購折扣型 團購折扣型與折價優惠型的目的類似,主要都在提升實際銷售量。 但團購折扣型的門檻較高,可是容易產生出口碑並且擁有聚集經濟的效果,透過大量團購訂單降低產品成本而回饋給消費者,而消費者也為了獲得回饋而開始向親朋好友推薦,是種讓消費者主動推廣產品達到口碑效益的網路活動模式,這種網路活動模式常見於合購網站中,如下圖網站:愛合購。

互動交流型 互動交流型的目的通常都在於加深品牌印象。 透過網友與產品之間的互動讓網友對產品的品牌更加有印象,甚至可以透過各種媒介推薦活動,讓未曾接觸過品牌的網友也可以透過互動遊戲立刻對產品有印象,但是互動交流型的重點在於互動的內容要跟產品有關連性,否則很容易淪落到迷惘的中,也會造成行銷效益低落的情況。

下圖就以哈根達斯的互動交流活動為例,簡單敘述一下此範例的活動形態,大致上就是以兩人甜蜜吃著哈根達斯冰淇淋,然後拍照上傳至活動網站即可。這樣的活動類型就是透過拍照(照片中需包含產品),達到與品牌互動的目的,加深在消費者或網友的心中的品牌印象。

文章出處 草監影像私人頻道

常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擁有50年以上歷史,面臨品牌老化困境的黑松沙士,巧妙創造出產品的台語「黑熊殺獅」,能幫職棒隊伍「La New熊」打敗宿敵統一獅的幸運口碑後,成功的在年輕球迷中傳開,讓他們看比賽時,紛紛拿起沙士幫La New熊加油;DELL電腦在標錯價錢後,面對網路上瘋狂的謾罵與賠償要求,選擇與他們正面衝突,假裝網友發文指責這些人,最後不但引發大量的撻伐聲浪,還有網友表示從此拒買DELL電腦,商譽嚴重受損。

  「成也口碑、敗也口碑!」世新公廣系副教授許安琪這樣形容口碑行銷,既充滿吸引力,卻也可能招來危機的特性。尤其在網路訊息影響力愈來愈強的今日,若能掌握口碑行銷的幾個關鍵,品牌甚至不用多花一毛錢,就能讓消費者心甘情願的為你宣傳商品。因此,在9月25日,由《動腦》雜誌主辦的「用口碑行銷『說』出新商機」座談會中,就請到資策會SEE專業服務組黃宣龍,與亞洲指標數位行銷顧問總經理黎榮章,一同剖析口碑行銷的服務現況,以及如何解決負面口碑的後續效應。

  為了清楚描繪整個口碑行銷服務,資策會SEE專業服務組黃宣龍,透過實地探訪各品牌、媒體代理商、公關與網路行銷公司,擬出一份研究報告,分別從4個角度來介紹網路口碑的特性,以及在行銷領域上的實際效用。

  他指出,網路口碑主要有「產品/品牌監控」、「特定活動成效追蹤」、「專案規劃」,與「高層策略規劃」等用途。在產品監控部分,品牌經理可透過口碑的結果,來了解負面口碑的發展,以確認品牌形象與銷售狀況;而特定活動成效追蹤則是廣告企劃專員在媒體宣傳,或社群經營時,分析活動成效的指標;專案規劃對一般網路行銷公司的企劃或業務來說,是提案的靈感來源與依據;最後,口碑資訊的數據化與完整性,可以讓許多企業高層,制定整體經營方向的策略。

  儘管口碑行銷有許多優點,也能滿足不同行銷人員的需求,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形象再好的品牌依然有被攻擊的機率在。「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罵你的人是誰。」黃宣龍認為,如果能確切了解網路社群中意見領袖的真實身分,口碑行銷的危機處理將會變得更容易。

  亞洲指標數位行銷顧問總經理黎榮章也表示,由於網路有即時、互動,與易獲得等特性,在面對網路負面言論時,處理速度的快慢顯得十分重要。他以麥當勞的油含砷事件當作例子,他們發現,當電視新聞報導出來後,這件事隔天馬上在各大論壇中被熱烈討論,而且只要輸入「麥當勞、油、砷」等關鍵字,立刻跳出數萬筆的搜尋結果,網友還自己繪製搞笑的四格漫畫來諷刺這件事,可見負面口碑的影響有多大。

  所以,在不知道議題什麼時候會爆發的情況下,透過口碑監測能夠很清楚的反映出,品牌在各大社群中被討論的狀況,進一步提供品牌行銷人提出解決方法的線索。另外,黎榮章也指出,以往口碑行銷只看議題在新聞、部落格、討論區等網站的曝光量,不足以完整代表宣傳效果,應該要從多元指標來判定品牌在網路上的表現。比如說,從口碑占有率檢視品牌聲勢,並從討論的回應數量與網路帳號分析,了解消費者觀感。

  最後,黎榮章認為,如果品牌未來要有網路的好口碑,應該避免用廣告的角度去操作,而從以下幾個方向出發:

1.感情元素:曝光數量固然重要,但文章內如果有情感成分在,閱讀起來會更打動人心,而不會像廣告宣傳文字。

2.消費者需求:當議題發酵後,品牌應該要能預測消費者會主動搜尋的產品資訊,並將資料準備好提供給他們。

3.意見領袖:找到社群中的意見領袖,試圖告訴他品牌的優點,因為意見領袖的影響力通常大過一般網友。

4.使用經驗:將產品的利益,轉化成使用者經驗。一般網友會發表的產品試用「開箱文」,常常吸引許多人觀看、討論,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這邊也要考慮到,由於網友的自主性很高,不太可能有一面倒的好口碑,難免會有一些批評聲浪,因此,經常運用部落格行銷的達摩媒體行銷總監許景泰建議,如果品牌想要持續營造其網路上的正面形象,其好壞口碑的比例,應該維持在8:2之間,看起來才符合真實狀況,不會太假。

  事實上,隨著網路社群的成熟,口碑行銷也日漸受到重視,不過有人認為,畢竟口碑是一種經過個人體驗後的自然產物,並非所有產品都可以透過口碑行銷來操作。換句話說,唯有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品設計與廣告宣傳,才能打動人心,真正引發口耳相傳的效果。

(本文引用自動腦電子報)

文章標籤

常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的婚禮小物,叫[幸福會花生]  還滿有趣的

原來是手工巧克力,但裡面包的花生吃起來卻帶有焦糖的香脆

推~

幸福會花生  


文章標籤

常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 Greg Tan/Anum Hussain 更新時間 : 2011/12/13 18:02:11
(2011-12-13)【奧美公關數位影響力論壇】好不容易在社群網站上獲得粉絲按個「讚」,如何衡量粉絲的口碑影響力,為品牌帶來的效益?
 
【數位】Facebook新版洞察 如何量化口碑影響力? @常
 

(Brain.com 2011-12-13) 隨著經營粉絲團的品牌日與遽增,經營者也越來越有經驗,行銷人對於Facebook的成效,漸漸地無法滿足於「粉絲人數」及「按讚加留言」人數。

當粉絲數達到一定水準後,經營者反而更想知道?內容擴散?的效益,也就是辛苦撰寫的塗鴉牆內容,能否持續打動人心,若不行,內容策略該如何調整等問題?

以往,這些要靠自己手算記錄的數據,新版的?專頁洞察?工具,都能直接提供圖表跟數字讓行銷人參考。

Facebook前陣子大幅升級「專頁洞察」的功能,主要亮點之一,就是協助我們?量化口碑擴散力?──小至多少人看過品牌原始的發文,大到總共有多少人分享,都可得到完整的報告。

升級功能不僅數據分類更加齊全,圖表的呈現方式也越趨系統化,讓行銷人能得到除了男女比例和累積按讚人數等基本資料外,能更深入了解粉絲及潛在粉絲的所需及所愛,進而動態調整粉絲團的經營策略。以下,奧美公關數位影響力論壇,將為各位進一步地剖析最新的品牌專頁洞察數據!

品牌專頁洞察:四個數字就能了解口碑擴散力
 
圖一:Facebook品牌專頁數據
【數位】Facebook新版洞察 如何量化口碑影響力? @常 
資料來源:Hubspot blog

常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 Mr.6劉威麟  
(2011-11-14)【創新策略】常常行銷上的文案、廣告畫面都做的非常漂亮,也令消費者感動,但為什麼總刺激不了銷售?行銷人應該破除哪些行銷迷思,換得銷售成果?
 
廣告做的精緻又吸引人,但真能刺激銷售?(圖/Kecko@flickr)

行銷人你是不是常碰到這問題?當你看銷售人手不夠?你問自己,是不是需要再添一位銷售人員?其實你已經知道答案,但與其去回想為什麼你會這樣想,你會開始計算每個銷售人員能產出多少訂單,它的成本多少,然後你目前五個銷售人員平均每人表現如何、需要訓練的時間多長。最後,後面這個難的問題變成你的主要問題,而原本那個「初衷」,暫時就不見了。

或者另一種情況,你發現產品購買率不高,但使用者都喜歡,於是你開始思考,應該提高售價,還是製造更多出來賣?那你會重新想一遍,目前產品賣500元,網站有5萬人來訪,一個月賣100個,那如果提高到700元,那成本變怎樣,這些都是必要的問題,「魔鬼」藏在細節裡,但「天使」不一定藏在細節裡,天使早就已經大剌剌站在你面前。為什麼這麼說?

最近倫敦作家Leigh Ashton有一本新書叫《iSale》,專門談電子,她寫了三個在銷售策略上常常犯的錯誤,值得大家再三思考:

錯誤一、文宣喜歡宣傳「我們的產品」有多棒,卻忽略了消費者
行銷就是要在短時間內說服消費者,由於時間太短,且行銷常常都是對海裡撒網、範圍太廣,因此往往我們都在強調「我們這個產品」的好處。Ashton說,同樣的一句話說「我們家的衣服很耐洗」,改成「『你』將買到一件非常耐洗的衣服」。從這邊開始,你的整個設計、整個文宣,都會變得非常不一樣。英文講究「engagement」這個字,看到還不夠,還要整個「勾上來」,只有將「我們」改成「你」,才真正盡力的將對方「勾上來」。

錯誤二、消費者買下的「理由」,和行銷人員所以為的不一樣!
這應該是所有商家碰到的最大的迷思,一般行銷人員忙著挑戰更高的數字,花所有力氣在提升銷售數字,一旦終於提升,鬆了一口氣,先開個派對,再來提升下一步,很少人會去真的做市調──「為什麼大家會買下這個東西?」、「真的是因為我們行銷操作的結果嗎?」最近Mr6團隊開始為客戶透過Facebook做這樣的操作,就會發現每次消費者的「理由」,都和業主原本想像的「不大一樣」。尤其上一段「錯誤一」所講到的「強調自己優點」,可能不是消費者買點之一。

Ashton說,大部份的消費者並不是帶著「要讓生活更好」來買東西的,消費者買下東西的情境,往往並不是這麼「細節」在評估一樣東西,商家應該問問自己,銷售會提升,真的是因為消費者「看懂」你的文宣?還是只是因為最近淡季剛好你的廣告「提醒」了他們有此東西的存在?若能避免這樣的「誤解」,也能幫助明年「更快達標」,業績也不會不穩定,行銷也更有力。

錯誤三、消費者已經知道你的產品很棒了,卻無法立刻得知「哪裡買」?

常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